來源:尚普咨詢 | 作者: | 日期:2023-06-29 11:37:16 | 閱讀: 3190
一、醫院信息化
1.1 建設內容
智慧醫院是指以電子健康檔案為核心,在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基礎上,通過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手段,在滿足患者需求為導向下實現高效運營管理及優質服務流程優化的數字型綜合性醫院。
因此,醫院信息化建設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基礎設施建設:包括網絡通信設備、服務器存儲設備、終端設備等硬件設施以及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等軟件平臺的部署和維護。
業務系統建設:包括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RP(Hospital Resource Planning)、LIS(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EMR(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CIS(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CDSS(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等涵蓋醫院各個業務領域的系統的開發和集成。
數據中心建設:包括數據采集、清洗、整合、存儲、分析、挖掘等過程的實施和管理,以及數據共享平臺和數據應用平臺的搭建和運營。
服務流程優化:包括通過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手段實現“互聯網+”服務模式,如在線掛號、在線問診、在線支付、在線處方等,并通過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如智能導診、智能診斷、智能輔助等。
1.2 市場規模
2021年中國醫院信息化核心軟件市場規模為195億元,同比增長30.9%,在整個醫療信息化市場中占比最大。2022年市場規模達到230億元,同比增長17.9%,預計未來幾年復合增速達到16.9%,到2024年總規模達到307億元。
1.3 競爭格局
從競爭力分析來看,醫院信息化服務廠商的市場競爭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產品能力:指廠商能夠提供的醫院信息化產品的種類、質量、功能、性能、穩定性等方面的綜合水平。
服務能力:指廠商能夠提供的醫院信息化項目的咨詢、設計、實施、運維、培訓等方面的綜合水平。
技術創新能力:指廠商能夠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如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對醫院信息化產品和服務進行創新和優化的水平。
渠道拓展能力:指廠商能夠利用自身或合作伙伴的資源,覆蓋不同地區、不同層級、不同類型的醫院客戶的水平。
品牌影響力:指廠商在醫院信息化市場中的知名度、美譽度、口碑等方面的綜合水平。
二、臨床信息化
2.1 建設內容
臨床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實現臨床醫療過程中的數據采集、存儲、處理、傳輸、共享和應用,提高臨床診療質量和效率,促進臨床知識的創新和傳播的過程。臨床信息化是醫院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的關鍵環節。
因此,臨床信息化建設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電子病歷系統(EMR):指以電子化方式記錄患者在醫院就診過程中產生的各類醫療文書,并實現數據的存儲、管理、查詢、統計等功能的系統。
臨床信息系統(CIS):指以電子化方式支持臨床醫療業務流程,并實現數據的采集、傳輸、共享等功能的系統。主要包括門診醫生工作站(OPD)、住院醫生工作站(IPD)、護理信息系統(NIS)、手術室信息系統(ORIS)、藥房信息系統(PIS)、檢驗信息系統(LIS)、放射信息系統(RIS)等。
臨床決策支持系統(CDSS):指以電子化方式提供臨床診療指南、藥物知識庫、檢驗檢查參考值等臨床知識,并根據患者個體化數據提供智能化輔助診斷和治療建議的系統。
影像存儲與通信系統(PACS):指以電子化方式實現醫學影像數據的采集、存儲、傳輸、顯示和處理,并與其他臨床信息系統進行集成和共享的系統。
2.2 市場規模
2022年中國臨床信息化核心軟件市場規模達到159億元,在醫療信息化市場中占比第二,僅次于醫院信息化核心軟件市場。2022-2024年臨床信息化市場的復合增速將達到24.7%,到2024年總規模將達到240億元。臨床信息化市場的快速增長主要受益于醫院評級、智慧醫院建設與醫院運營管理等內外部因素的驅動。
2.3 競爭格局
從競爭力分析來看,臨床信息化服務廠商的市場競爭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產品能力:指廠商能夠提供的臨床信息化產品的種類、質量、功能、性能、穩定性等方面的綜合水平。
服務能力:指廠商能夠提供的臨床信息化項目的咨詢、設計、實施、運維、培訓等方面的綜合水平。
技術創新能力:指廠商能夠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如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對臨床信息化產品和服務進行創新和優化的水平。
渠道拓展能力:指廠商能夠利用自身或合作伙伴的資源,覆蓋不同地區、不同層級、不同類型的醫院客戶的水平。
品牌影響力:指廠商在臨床信息化市場中的知名度、美譽度、口碑等方面的綜合水平。
三、區域醫療信息化
3.1 建設內容
區域醫療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實現區域內不同醫療機構之間的數據交換、共享和協同,提高區域醫療資源的整合和優化,促進區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建設和完善的過程。區域醫療信息化是醫療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分級診療和健康管理的關鍵環節。
因此,區域醫療信息化建設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區域醫療信息平臺(RHIN):指以電子健康檔案為核心,實現區域內各類醫療數據的采集、存儲、管理、查詢、統計等功能,并提供數據交換和共享服務的平臺。
區域醫療協同平臺(RHCP):指以電子處方為核心,實現區域內各類醫療業務流程的協調和優化,并提供遠程會診、轉診轉院、雙向轉診等協同服務的平臺。
區域健康管理平臺(RHMP):指以電子健康卡為核心,實現區域內居民健康數據的采集、存儲、管理、查詢、統計等功能,并提供健康教育、健康評估、健康干預等管理服務的平臺。
3.2 市場規模
2022年中國區域醫療信息化市場空間達到1245億元,在整個醫療信息化市場中占比最大。預計2022-2024年復合增速達到22.6%,到2024年總規模達到2230億元。
3.3 競爭格局
從競爭力分析來看,區域醫療信息化服務廠商的市場競爭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產品能力:指廠商能夠提供的區域醫療信息化產品的種類、質量、功能、性能、穩定性等方面的綜合水平。
服務能力:指廠商能夠提供的區域醫療信息化項目的咨詢、設計、實施、運維、培訓等方面的綜合水平。
技術創新能力:指廠商能夠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如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對區域醫療信息化產品和服務進行創新和優化的水平。
渠道拓展能力:指廠商能夠利用自身或合作伙伴的資源,覆蓋不同地區、不同層級、不同類型的醫療機構客戶的水平。
品牌影響力:指廠商在區域醫療信息化市場中的知名度、美譽度、口碑等方面的綜合水平。
四、布局優化建議
以下為針對醫療信息化行業的布局優化建議:
加強頂層設計和標準制定,推動醫療信息化建設的統一規劃和協調推進。醫療信息化建設涉及多個部門、多個層級、多個領域,需要有明確的頂層設計和統一的標準規范,以保證數據的質量、安全和互通。同時,需要加強政策引導和監管,鼓勵醫療機構和服務廠商積極參與醫療信息化建設,促進醫療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和差距的縮小。
加快平臺化、一體化和智能化建設,提升醫院運營管理效率和臨床決策支持能力。據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醫院信息化系統的平臺化程度仍然較低,各個業務系統之間的集成度不高,導致數據孤島現象嚴重。因此,需要加快構建以電子健康檔案為核心的醫院信息化平臺,實現各個業務系統的一體化運行和數據共享。同時,需要利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提升醫院運營管理效率和臨床決策支持能力,實現智慧醫院的轉型升級。
拓展“診前-診中-診后”全流程服務鏈條,打造以患者為中心的衛生醫療體系。醫療信息化建設應該以患者需求為導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全覆蓋的服務。因此,需要拓展“診前-診中-診后”全流程服務鏈條,包括在線預約掛號、在線問診咨詢、在線處方開具、在線藥品配送、在線隨訪評估等,并通過移動互聯網等技術手段實現線上線下的無縫對接。
深入挖掘數據價值,構建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和健康大數據中心。據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醫療數據的利用率仍然較低,數據價值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因此,需要深入挖掘數據價值,構建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和健康大數據中心。通過數據分析和挖掘,實現對居民健康狀況、醫療資源配置、醫療服務質量等方面的監測評估,并為政策制定、科學研究、商業應用等提供數據支撐。
加強跨界合作和生態構建,探索可持續發展的合作模式和商業模式。醫療信息化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多方參與和協作。因此,需要加強跨界合作和生態構建,形成政府主導、市場推動、社會參與的多元化合作機制,并探索可持續發展的合作模式和商業模式。通過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利益共贏的方式,實現醫療信息化行業的健康發展。
五、總結
從醫院信息化、臨床信息化和區域醫療信息化三個方面,分析了2023年中國醫療信息化行業的發展現狀、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區域分布和發展趨勢,并提出了相應的布局優化建議。
在國家政策持續扶持、新一代信息技術不斷創新、醫療需求持續增長等多重因素驅動下,中國醫療信息化行業將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期。同時,在標準規范不統一、數據安全風險突出、人才缺口較大等多重因素制約下,中國醫療信息化行業也將面臨巨大挑戰。
因此,在未來幾年內,在加強頂層設計和標準制定、加快平臺化、一體化和智能化建設、拓展“診前-診中-診后”全流程服務鏈條、深入挖掘數據價值、加強跨界合作和生態構建等方面,中國醫療信息化行業將有望實現高質量發展,為推動健康中國戰略實施和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做出重要貢獻。
文章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交流學習,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蘭州網站建設,甘肅制作網站,蘭州點石網絡 版權所有 ?2018-2024 隴ICP備12000250號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051